电码本的编制及其历次变动概况

选自: 怎样使用《标准电码本(修订本)》

(一)电码本的编制和使用

十九世纪七十年代,随着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,电报通信技术也随着传到了中国。一八七一年,俄、英与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勾结,私自将长崎、香港水线敷设到吴淞口,随后又引入上海租界,开办电报业务。为了解决利用电报机器传递中国汉字的问题,法国人威基竭(S. A. VIGUER)参照《康熙字典》的部首排列方法,挑选了常用汉字六千八百多字,编印成《电报新书》。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,清政府洋务派郑观应将《电报新书》改编为《中国电报新编》,被清政府邮传部电报总局采用。这就是汉字电码本编制和使用的开始。

当时的电码系使用中国数目字排印,如: (〇〇二二 ) (〇九四八 ) (七一九三 ) (一〇三二 ) (二四五〇 ) (四八八二) ,抄收汉字电报也用中国数目字抄写,而且采用从上而下直行书写格式,一行抄写完毕,自右向左移动,再从上而下抄下一行。

(二)电码本的历次变动

辛亥革命以后,民国政府于一九一二年设立交通部电政司,统管电报电话通信工作。从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,汉字电码本有以下较大的修改变动:

1、汉字电码本名称的变动。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七年多次版本均名为《明密电码新编》,一九四一年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一版取名《明密码电报书》,一九四八年交通部电信总局编印的一版改为《电码新编》。

2、汉字电码的内容和排版的变动。一九三三年交通部电政司印行版,增加了用三个罗马字母代表一个汉字的罗马字母电码(从AAB到ZZY),加印在每个汉字的下边;新添了代日代时电码,代日电码从9901到9931,代时电码从9801到9824;电码改用阿拉伯数码,并将常用汉字排用大一号汉字,便于译电时查找。

一九三七年交通部印行的版本,将电码改为横排,即从左到右顺序排列。

3、附表的增减变动。一九二九年交通部印行版,增加了“难字易检表”。一九三三年交通部电政司印行版,除将“难字易检表”修改为“增编难字易检表”外,还增加了“四角号码难字易检表”,一九三七年版又增加了“新添字码备考表”和“删去重复字备考表”。

4、增印了附录。一九二九年版增印了“电报收发办法”、“各省电报局名”和“各地无线电台台名”等附录。一九三五年版除上述附录有所增补修改外,还增加了“电政大事年表”和“电政现状述要”等内容。

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邮电部就对汉字电码本进行了整理和修改。三十多年来,汉字电码本的变动和改革主要是:

1、一九五二年邮电部编印的电码本名称改为《标准电码本》,并在说明中明确指出,今后拍发电报一律以此电码本为准,过去各种不同版本停止使用。《标准电码本》的内容和编排也有较大的变动。此版新增188个汉字,其中122个按部首归类插入正编,其余66个新增汉字编入补遗;正编中不常用的汉字剔出286个字改列入补遗,另从补遗中挑出较常用汉字176个按部首归类补充在正编中。新增补的汉字及从补遗中提出编入正编的汉字,只按部首归类,而不能按笔画顺序排列。此版本正编中的汉字电码,凡是剔出又增补的汉字,其电码均有变动。对补遗中的汉字进行了系统整理,改按部首、笔画顺序排列。在各部之间酌留空码,为今后增补变动预留余地。旧本补遗中的汉字电码都有变动。从9768至9799增补了俄文字母电码,从9874至9899及从9975至9999分别增补了英文字母和标点符号电码等。

2、邮电部电信总局于一九五七年编印了《简易电码本》一书,收集了常用汉字七千多个,分上下两编。上编按国务院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拼音音序排列,下编按汉字部首顺序排列。

3、一九五八年邮电部编印的《标准电码本》,吸收了新汉字205个,其中按汉语拼音音序插入正编内163个汉字,其余编入补遗。

4、一九五八年国务院公布了简化汉字,文字改革委员会分四批公布了简化汉字表,邮电部分别在《标准电码本》一九五八年五月版本中增印了第一、二两批355个简化汉字电码表;在一九六〇年八月版本中印了第三批(包括一、二两批)共425个简化汉字电码表;在一九六二年二月版本中,把第四批简化汉字一并编入《简化汉字电码表》中,共计517个简化汉字。